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浙江宁波象山:打造“469”技能码架构 推动技能人才“码上成才”

发布日期:2024-05-17 来源:宁波市人社局公众号 浏览次数:94

【导读】:今年以来,象山县人力社保局积极贯彻省市“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相关要求,聚焦技能人才有途径、有空间、有保障、有激励要求,拓展“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形成四大模块、六个等级、九项服务“象山技能码”服务框架,有效推动技能人才“码”上成才,为构建县域技能型社会提供“码”上力量。

640.jpg


今年以来,象山县人力社保局积极贯彻省市“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相关要求,聚焦技能人才有途径、有空间、有保障、有激励要求,拓展“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形成四大模块、六个等级、九项服务“象山技能码”服务框架,有效推动技能人才“码”上成才,为构建县域技能型社会提供“码”上力量。

一、开展前期调研,技能人才诉求有渠道。按照“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要求,象山县深入县内企业,与该县500余名不同技能等级人才开展“面对面”交流,收集技能人才对于技能培训、补助兑现、子女就学等领域诉求。对标先进区(县、市)经验做法,迭代优化技能码服务模块。目前,“象山技能码”建设框架已经初步成型,设置“成长成才、关心关爱、乐在象山、企业参与”4大服务模块,为技能人才提供政策智配、技能提升、人才活动、生活服务等一站式支持,将与该县“人才码”2.0平台一体建设、整体推进。

二、完善积分机制,技能人才成长有路径。广泛征集技能人才意见,采用“百分制”技能积分设置方式,象山技能码技能等级分成6个等级,采用百分制,从专业能力、社会贡献、企业认可三个维度赋分,围绕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企业评价、创新创业、带徒传艺、志愿服务等11个因子,通过搭建数学模型,形成对技能人才综合性、全方位的精准画像,建立新型职业能力评价机制,并构建与积分相匹配、多主体供给的政策体系,形成技能人才清晰成长路径。

三、细化服务框架,技能人才生活有保障。以技能人才成长成才为中心,构建与积分相匹配、多主体供给的技能人才服务体系,上线技能成才、学历提升、技能培训、补助兑现等功能模块,在用户端定期发布包含专业、工种、开班规模等内容的教育培训信息,鼓励技能人才刷码涨分实现自我升级。同时,象山技能码将上线考证补贴、购房补贴、公寓租赁、智“惠”出行、子女就学、休闲康养、社团服务等特色服务功能9项,关心关爱技能人才日常工作所需,提升技能人才的体验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下一步,县人力社保局将整合该县技能人才“1+X”政策服务框架,通过多部门衔接,打通交通出行、文旅消费、子女就学、社团服务等服务享受渠道,为高素养劳动者队伍建设、技能人才成长加足“码”力。

分享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