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大模型 > 典型应用

首届中国大模型大会在北京举行

发布日期:2024-06-20 来源:光明网 浏览次数:432

【导读】:6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大模型大会(CLM 2024)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模型指导委员会发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主办,十多个与大模型技术密切相关的学会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

6月18日至19日,首届中国大模型大会(CLM 2024)在北京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大模型指导委员会发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主办,十多个与大模型技术密切相关的学会专业委员会共同协办。

大会的主题为“中国大模型之路”,大会包含6个特邀报告、1场专题研讨和12场大模型专题论坛,主题涵盖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社会媒体、计算语言学、机器翻译、语音信息、信息检索、情感计算、民族语言、隐私计算、开源情报等多个热点前沿领域。



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名誉理事长李生教授表示,现在是中国大模型技术与产业发展的初创期,面对诸多挑战与机遇,我们的发展方向与未来路径亟待社会各界共同探索与努力。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作为中国科协下属的全国性学术组织,肩负着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使命,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国际科技竞争、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宋玉荣副部长讲话中提到,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正在有力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从人工智能为实体经济助力、人工智能带来新的科研范式、人工智能要为国家治理赋能以及人工智能要用科学文化铸魂等方面思考和探索,推动大模型在不同领域的融合创新,拓展大模型的落地场景,引导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向上向善发展,为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培育中国特色创新生态贡献力量。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刘培俊司长表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大语言模型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典范之一,中国正在超前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中国大语言模型,不仅需要用大语言表态,而且更需要用大力度行动,充分发挥中国语言文字资源优势,统筹用好教育、科技、人才三要素一体机制,系统提升算力、算法、数据三要素技术水平,鼓励跨学科融合创新、跨领域协同应用、跨部门联席治理,建立健全协同攻坚、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机制,走出一条中国大语言模型发展之路。

大会共邀请6位业界著名专家做特邀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的报告题目是“鹏城云脑与脑海大模型”,他认为,大模型之路已经从语言大模型向多模态大模型过渡,中国人工智能需要自己的大模型底座来承载中文语料和中国历史的文明传承,同时助力国产自主创新的大模型生态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郭毅可以“如果大模型是一个答案,那么什么是问题?”对大模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进行阐述,并展望了大模型的三个范式:以总结信息为目标的搜索范式、以阐述观点为目标的价值范式和以发现新奇之美为目标的创造范式,认为会听会看、会理解会思辨、会表达会行动、具身的人性化语言模型是大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的报告题目是“大模型保险箍:大模型价值管理模式初探”。方滨兴表示,大模型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如何确保大模型风险可控已成为全球共识。当前虽然已经有了价值对齐、安全备案、毒性检测、道德伦理圈等手段,但由于人类价值观的普遍性与差异性、稳定性与演进性难题,迫切需要构建大模型价值管理的新模式。

特邀报告之后,大会进行了主题为“中国大模型之路”专题研讨,围绕大模型浪潮中的中国AI学界经验和教训、未来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向、大模型之后NLP的未来、 AI和NLP的研究生职业生涯建议,以及嘉宾的未来最想做的方向进行了研讨。

分享到:
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