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4-29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59
动态综述
(2025年3月31日--2025年4月17日)
信息中心趋势分析小组
一、相关领域
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中国经济网: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开局良好,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壮大,各地区各部门加大力度稳就业、促增收,带动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1.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稳定,3月份失业率同比持平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分月看,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受冬季农业、建筑业等行业用工季节性减少影响,失业率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2月份,叠加春节假期因素,企业用工需求减少,失业率升至5.4%。3月份,随着节后各行业用工逐步恢复,劳动力市场活跃度提升,失业率回落至5.2%,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持平;其中,本地户籍劳动力就业改善更为明显,失业率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分月看,1、2、3月,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1%、5.2%、5.2%,与全国城镇整体水平相比,分别低0.1个百分点、低0.2个百分点和持平。
2.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平稳,制造业等就业人数同比上升
一季度,外来户籍劳动力失业率均值为4.9%。1、2月份,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外来户籍劳动力失业率环比有所上升,3月份,随着天气转暖,春节影响消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恢复,吸纳农民工较多的制造、建筑、批发零售等行业用工增加,带动相关群体就业向好。3月份外来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4.9%,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失业率为5.0%,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同比持平。
分行业看,受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一季度制造业就业延续回升态势,就业人数同比增加。部分服务行业用工也较为活跃,住宿餐饮、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同比有所增加,为保持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已覆盖超24万家定点医药机构
人民网:从国家医保局获悉,今年1月至3月,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定点医药机构24.67万家,拨付金额1657亿元。
其中,定点医疗机构10.47万家,拨付金额1574亿元;定点药店14.2万家,拨付金额83亿元。此外,各地协同推进即时结算和基金预付,2025年已预付基本医保基金723亿元。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印发《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提升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增加定点医药机构“现金流”,缓解其垫付资金压力,明确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将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推广至全国所有统筹地区。
据悉,截至3月31日,全国24个省份实施医保基金即时结算。
英国劳动力市场出现走弱迹象 但工资增长依然强劲
金融界:近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走弱的迹象。这表明在本月雇主税上调前夕,招聘活动受到了冲击,但工资增长依然强劲。
在截至3月的三个月里,职位空缺数量自2021年5月前的三个月以来首次降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以下。雇主向税务机关提供的临时数据显示,3月份雇员人数减少了7.8万人,2月份的数据经修正后显示减少了8000人,而此前的预估为增加2.1万人。
尽管公布的部分数据显示招聘情况有所疲软,但薪资增长速度仍然很快。在截至2月的三个月里,不包括奖金在内的平均周薪同比增长了5.9%,高于截至1月的三个月经修正后的5.8%的增幅。不包括奖金的私营部门薪资——这是英国央行密切关注的衡量国内通胀压力的一个指标——同比增长了5.9%,与截至1月的三个月的增速持平。
美国3月新增就业22.8万 失业率4.2%
中国新闻网:美国劳工部近日发布数据称,美国3月非农部门新增就业22.8万人,失业率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至4.2%。
在美国金融市场因特朗普贸易政策持续下跌、联邦政府大幅裁员以及消费者信心下滑的大背景下,上述就业数据要好于普遍预期。
数据显示,美国3月份的非农就业总人数要高于过去12个月15.8万人的月均增值。当月的就业增长主要来自医疗保健、零售、交通和仓储等行业。联邦政府的就业人数继续下降。
分行业来看,医疗保健业在3月新增5.4万个工作岗位、零售业新增2.4万个、交通和仓储业新增2.3万个。联邦政府雇佣继2月减少1.1万人后,3月份再减4000人。
在员工薪资增速方面,美国3月份非农部门员工的平均时薪同比上涨0.3%,至36美元。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特朗普政府大规模加征关税对美国经济和通胀的影响“远大于预期”,“很可能会引发通胀的暂时上升,这种影响也有可能更为持久”。他进一步表示,美联储的职责是“确保物价水平的一次性上涨不会演变成持续的通胀问题”。
对于鲍威尔的这番表态,美国舆论将其解读为美联储可能“不会很快降息”。美联社认为,美联储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维持基准利率不变,以筑牢抑制通胀的政策效果。
美劳工部当天同时公布了今年1月和2月就业增长的修正数据:经调整后,美国今年前两月的就业人数比此前公布的数据下调4.8万人。
二、宏观经济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
央广网: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7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3元,增长6.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939元,增长5.0%,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1.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450元,增长4.5%,中位数是平均数的8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5575元,增长6.3%,中位数是平均数的79.6%。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6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5.2%,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5.3%。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363元,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333元,增长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9%。
国家统计局:2025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
中国新闻网: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5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4%,增速加快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1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81亿元,同比增长16.0%;第二产业投资36141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投资64952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0%。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5.6%,制造业投资增长9.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6.0%。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8%。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6.8%,水上运输业投资增长25.9%,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0.5%。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2.2%,中部地区投资增长5.5%,西部地区投资增长6.2%,东北地区投资增长9.7%。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8%,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9.5%。
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49.9% 亚洲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引擎
证券日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3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9.6%,较2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49.9%,高于去年四季度的49.2%和去年同期的49.6%。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表示,一季度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经济恢复态势要略好于去年同期和四季度,但指数水平仍相对较低,且各区域经济继续分化,亚洲经济仍是全球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引擎。从全球经济演变来看,美国加征关税使得贸易摩擦不可避免,对美国和全球各国的影响都是负面的,短期内将会造成全球贸易成本上升以及全球供应链混乱的‘多输’局面。全球经济秩序将在贸易保护升级和地缘政治冲突的双重影响下重新寻求新的恢复路径。
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1.5%。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4.7%,制造业投资增长9.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5.4%。
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6%。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39.1%,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13.4%,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0.2%。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1.5%,中部地区投资增长6.0%,西部地区投资增长5.3%,东北地区投资增长11.6%。
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0%,港澳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外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0.0%。
中国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新闻网:中国海关总署14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1.3%。其中,出口6.13万亿元,同比增长6.9%;进口4.17万亿元,同比下降6%。
一季度,中国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连续8个季度超过10万亿元。从月度趋势看,1月份进出口下降2.2%,2月份基本持平,3月份增长6%。中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增长5.8%,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6.8%,较去年同期提升2.4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99万亿元,增长0.4%,占进出口总值的29%。
此外,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一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26万亿元,增长2.2%,高出整体0.9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51.1%。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71万亿元,增长7.1%。
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一季度,中国进出口机电产品5.29万亿元,增长7.7%。其中,出口增长较快的有,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电子元件等;进口增长较快的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零部件、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
总的看,在外部困难挑战增多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经营主体积极应对,推动一季度中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平稳开局。